癌癥,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,大多數(shù)人都會“談癌色變”。正是利用人們懼怕癌癥,但又不了解癌癥的心理,各種五花八門的防癌知識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瘋傳,其中有的半對半錯,有的純屬謠言。有的謠言可以一眼看破,有的則讓人模棱兩可。今天小編就充當一次“謠言粉碎機”,為大家總結(jié)一下關(guān)于癌癥的冷門謠言。今天帶來“謠言粉碎機”的第一期,看看哪些因素能夠影響我們的患癌風險。
使用微波爐或其他烹飪方式會增加癌癥風險嗎?——微波爐不會,但有些烹飪方式會
在烹飪中使用微波爐不會增加患癌風險。但是,高溫下的燒烤或煎炸肉類會引起氨基、糖等物質(zhì)的化學反應(yīng)形成致癌性雜環(huán)胺。此外,某些保存紅肉的方法會引入硝酸鹽,這些硝酸鹽會通過某些細菌在胃中代謝而形成致癌的N-亞硝基化合物。
糖替代品會增加患癌風險嗎?——尚無證據(jù)
非營養(yǎng)性甜味劑是用來代替糖的甜味劑,例如阿斯巴甜、乙酰磺胺酸鉀、糖精、三氯蔗糖和甜菊糖。這些甜味劑的熱量幾乎為0。沒有明確的證據(jù)表明這些甜味劑會致癌。早期動物研究表明糖精會引起膀胱癌,但在人體的研究中卻沒有顯示出癌癥風險。
輻照食品會增加患癌風險嗎?——不會
輻照食品指的是利用輻照加工幫助保存食物,輻照能殺死食品和區(qū)中的昆蟲以及他們的卵和幼蟲,使食物更安全,延長食品的保質(zhì)期。輻射不會使食物具有放射性,也不會損害營養(yǎng)質(zhì)量或明顯改變食物的味道、質(zhì)地或外觀。目前尚無證據(jù)表明食物輻照會導致癌癥或?qū)θ祟惤】翟斐捎泻τ绊憽?
酒精飲料有安全水平嗎?——沒有
有科學證據(jù)表明,飲酒會導致多種癌癥,且沒有安全的飲用標準。喝酒越多,患酒精相關(guān)癌癥的風險越高。而且無論是啤酒、葡萄酒還是烈性酒,都含有乙醇,這是酒精飲料中引起癌癥的主要物質(zhì)。因此就對癌癥風險的影響而言,沒有哪一種酒精飲料是安全的。
以上是不會或者不確定是否會增加我們患癌風險的因素,接下來小編就要進入正題了,帶大家看看那些會增加我們患癌風險,但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問題。
丙烯酰胺會增加患癌風險嗎?——會
聽到這個詞大家或許會覺得陌生,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。其實它就藏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,某些食品特別是富含淀粉類的油炸食品,在經(jīng)煎炸、燒烤、烘焙等高溫烹制時會產(chǎn)生丙烯酰胺,如炸薯條、薯片,各式糕點以及甜餅干、面包。世界癌癥研究機構(gòu)(IARC)將其歸為“很可能的致癌物”。
食物中的農(nóng)藥會致癌嗎?——會
IARC已將3種常見的農(nóng)業(yè)除草劑(草甘膦、馬拉硫磷和二嗪農(nóng))列為可能致癌物,它們與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升高有關(guān)。馬拉硫磷和地嗪酮分別與前列腺癌和肺癌風險增加相關(guān)。清洗食品表面可以去除部分農(nóng)藥殘留,而且可以最大化降低微生物污染風險。
睡眠狀況會影響癌癥風險嗎?——會
越來越多的證據(jù)表明,睡眠與飲食、缺乏運動和癌癥風險之間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。睡眠障礙與較高的癌癥風險相關(guān),睡眠不足(通常定義為每晚<7小時)與肥胖、暴飲暴食及相關(guān)代謝綜合征的風險升高相關(guān),并且會導致壓力相關(guān)的激素和炎癥水平升高,這些都是癌癥的已知危險因素。研究還發(fā)現(xiàn),久坐時間長與睡眠質(zhì)量差和睡眠時間短有關(guān)。